今天開箱的這枚腕表價格不貴又好看,而且是我特別喜愛的復古風格,如果你也打算花兩三萬買一枚手表的話,節目最后我會跟大家分享一些我的購表小建議~
本期節目視頻版:
本期節目文字版:
從表盒就可以看出這是一枚浪琴的經典復刻系列腕表,這枚腕表是潛水表而且用到了非常獨特的青銅材質。
這枚表買了大概有半年多時間,基本兩周佩戴一次,對于一款休閑通勤腕表來說這個佩戴次數是偏少的,但是上海地區環境偏潮濕,所以在表扣處可以看到一些青銅氧化的痕跡,整個表殼的氧化效果我個人認為還是不錯的。
如果拿這枚腕表和其它青銅表款進行對比,其實浪琴的氧化效果是相對比較內斂的,不僅讓這枚腕表看起來不會很破舊,同時又能增添一些年代感。如果你對浪琴的歷史有所了解的話,你會發現浪琴在潛水腕表上還是有一些自己獨特的地方的。
舉個例子在1959年,浪琴推出了他們家第一款潛水腕表,這個潛水腕表影響到了后來20多年里很多品牌潛水表的樣子和造型,比如積家北辰系列。而且這個造型在上世紀50~70年代的時候很火,因為這樣一個Super Compressor的結構讓潛水腕表的潛水深度達到了600米,這在當年是非常厲害的存在。
2007年浪琴重新推出了Legend Diver系列腕表,而我手上這枚就是這個系列中經典中的經典。首先就是它的煙熏綠盤配上青銅表殼,腕表的價格合理而且可玩性高。第二就是刻度指針和時標的設計也基本延續了當年7024的整體設計風格,因為表徑沒有變化所以它完整的還原了當年古董表的樣子。
當然現代化的科技也給這枚腕表做了一些夜光的加分項,對于這樣一枚復古風格的腕表來說也是起了畫龍點睛的效果。雙表冠的設計增加了整枚腕表的可玩性,以前的潛水腕表都是通過單項旋轉外圈的方式來觀察潛水時間。而這枚腕表擰開2點位的表冠后,通過雙向旋轉內置圈來調整。
表殼側面的層次做的也相當好,不管是凸起的復古風格表鏡,還是底部有蛙人圖像的鈦合金表底蓋,包括表耳的彎折度都不錯。42毫米表徑配合它的表耳設計,其實小腕子戴著是有點壓力的,但我覺得腕圍18cm~19cm之間應該是最適合這枚腕表的。
這枚腕表適合搭配休閑裝,夏天的時候記得把皮表帶換成織布表帶或者其它一些橡膠材質表帶,這樣不僅能夠相對比較防水、防汗,還能延長皮表帶的使用壽命。這個系列還有一款36毫米的鋼款可以選擇,同樣的表款設計還多個日歷功能。
最后再給大家一些兩三萬價位購表的小建議,當然我說的可能并不全面,也歡迎有經驗踩過雷的朋友補充,幫助大家多避雷少踩坑。首先第一點你要明確花兩三萬塊錢到底是想買一支什么樣的表,我一般把這個需求分為三類:第一類是想要購買可玩性高獲得感強偏獨特的腕表,這比較適用于有購買經驗的腕表玩家。
在這個價位里有蠻多挺好玩的表款,比如說浪琴的經典復刻系列,或者泰格豪雅的一些獨特的表款,像我今天手上戴的這枚泰格豪雅的競潛Bamford鈦合金聯名款就是其中之一。如果買表就是為了玩,那這枚腕表一定要符合自己的購表風格。
而第二類就是花兩三萬塊錢買一支皮實耐用的通勤腕表,那么這種腕表我有一個比較偏愛的品牌可以推薦給你,就是帝舵。當然帝舵有很多兩三萬價位的表,我個人建議可以在碧灣系列找一枚自己喜歡的。
第三類就是對品牌和經典表款有一定需求,讓人一眼就能看出腕表的品牌和款式,我建議你可以去淘一些主流高檔腕表經典款式的二手表款。因為二手腕表的價格基本能夠覆蓋到兩三萬的價位區間。比如說歐米茄的海馬300系列,包括星座系列,甚至于沛納海的廬米諾,一眼就能看出來這是什么表。
這些二手腕表相對而言要比買新表要實惠很多,但有一點要注意,二手腕表市場魚龍混雜。也有很多表友問我能不能推薦二手表商或二手購表渠道,不好意思,我們只是一檔腕表愛好者的節目,我個人也沒有太多的二手腕表購買經驗。
所以我給到的真誠建議是買二手腕表是能夠得到便宜和實惠的。但是便宜和實惠不上當的前提是你一定要做足功課,甚至于是交過很多學費。以上就是我對兩三萬價位該如何選表的三條定律我相信大家按照自己的需求找到相對應的方式就能夠買到你心儀的表款。
本期互動問題:關于兩三萬價位買表你有什么好的建議嗎?
不想錯過我們每期的視頻節目?請回到文章最上端,點擊關注《這表值么》的表家號,每期更新的視頻,你都能第一時間看到啦。
by 老任和他愛表的小伙伴們!
手表中的巨無霸,沒個25的手腕根本帶不上
這不林白嘛,可以的,可惜停產了,可以去二手市場逛逛
2022出的黑色也是背透,70小時動儲,數據為啥不更新